易游yy平台:陈衍刚:“茶苗”变“金叶” 蹚出致富路
来源:易游yy平台 发布时间:2025-10-07 03:59:44
yy易游极速:
陈衍刚: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 云南省盐津县兴隆乡保宁村党总支书记、村委会主任
雾气氤氲,茶香四溢。走进川滇接壤的盐津县兴隆乡保宁村,碧绿茶园顺着山势铺展,清晨露珠在叶尖打转。乡民们挎着竹篓穿行其间,这是保宁村一天中最鲜活的初步。
“你看这满山的茶,让村里1300多户人家的腰包都鼓了。”全国人大代表、保宁村党总支书记陈衍刚激动地介绍,声响里满是骄傲。他脚下的这片土地,1.4万亩茶园上一年创下6000余万元产量,农人人均纯收入达2.1万元。风吹茶园,叶尖轻摇,似乎在应和这份高兴。
保宁村的茶,是老天爷赏的饭。滇东北高山峡谷里,四川盆地的暖湿气流向云贵高原一路爬高,造就了多雾、湿润的气候,茶叶吸足了水汽,自带一股清甜。可多年来,这“金叶子”却没能让乡亲们富起来——茶贩零星收买卖不上价,栽培办理全凭经历,泥泞的山路让鲜叶运出山就打了扣头。陈衍刚记住,有年春天暴雨冲毁了路,一筐筐鲜叶烂在屋里,茶农蹲在田埂上抹眼泪。
起色出现在2018年。村庄复兴的春风吹进大山,陈衍刚在村“两委”会议上敲着桌子说:“守着好山好水,不能再让乡亲们苦熬!”他带着村干部挨家挨户串门,裤脚沾满泥点,喉咙说得冒烟:“单打独斗不成事,我们抱成团干!”
合作社的红章子盖下去那天,茶农们围在村委会院里,看着“保宁村茶叶专业合作社”的牌子挂起来,有人悄然抹了把汗。“村团体+企业+农户”的形式像一根线,把散落在山沟里的茶园串了起来:一致买肥料、一致请技能员、一致找销路,散户的本钱降了,底气却足了。更让人振作的是,在外务工的党员、退伍军人返乡创业,两家茶叶公司在山脚下拔地而起——从前“养在深山”的好茶叶渐渐向“好茶业”开展。
“茶叶卖不卖得上价,要害看质量。”陈衍刚常蹲在茶园里,手把手教茶农看叶片的成色。他坚持推行生态栽培形式,鼓舞茶农将茶渣、修剪的枝叶制成有机肥,削减废弃物污染。他还活跃对接村庄复兴科技特派员,约请农业专家定时辅导,安排茶农训练,推行有机栽培、绿色防控技能,让田埂上的“讲堂”热烈起来。现在,保宁村茶叶工业链条不断拓展,“石门银针”、“石门秀芽”等品牌效应初显,成了茶商眼里的“香饽饽”。
路通了,茶香才干飘得远。作为全国人大代表,陈衍刚总把“筑路”挂在嘴边。他一直在呼吁加强交通和物流基础设施建造,得到了省、市、县各级党委、政府的全力支持。现在村里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进,一条入村主干道由4米拓展到了6米,另一条路途正在施工改造,卡车将能直接开到茶园边。“等渝昆铁路通了,我们的茶坐上火车,出山就更便当了!”他望着远处正在施工的铁路方向,眼里闪着光。
保宁村的复兴,不止在茶山上。沿着新修的路往村里走,能看见6000亩蚕桑林像绿色的绸缎铺在坡上,5000亩红薯地在阳光下泛着油光,村里还成立了红薯加工厂和蚕桑栽培合作社,走生态化、规模化开展路途。
陈衍刚常说:“村庄复兴,得让村子既富又美。”2024年,他参与了全国人大代表学习训练班,从浙江“千万工程”学来的经历,在村里派上了用场:不只要带领大众“富口袋”,还要进一步建强底层党安排,招引更多退伍军人、致富带头人、大学毕业生到“两委”班子中,精准做好底层管理,推动人居环境整改管理,让保宁村更调和、殷实、美丽。
“人民选我当代表,就得把乡亲们的事儿放在心尖上。”陈衍刚平常就喜爱走村入户到大众家里“拉家常”,环绕大众的急难事提出了“高速公路降费”、“加大对易地扶贫搬家后续帮扶”、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乡民自筹部分不增加”等主张,实在实行人大代表责任。
夕阳西下,茶园染上金边。陈衍刚又要去串门了,他揣着个小簿本,记取谁家的茶园该施肥了,谁家想参与电商训练……他的脚步声,混着茶香,在保宁村的暮色里,踩出一首温暖的复兴曲。



